由于無縫方管形狀尺寸、安裝誤差等不可控因素使得無縫方管焊接易造成翹曲缺陷,顯著影響其疲勞壽命。平均應力強度因子作為評價參量可有效預測焊點疲勞壽命,針對翹曲缺陷對平均應力強度因子的影響,基于力學理論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將焊點模型模塊化,通過仿真分析得出合格焊點與翹曲缺陷焊點的平均應力強度因子并對比分析,首次提出翹曲因子C并通過仿真分析驗證翹曲因子的適用性,仿真分析與理論推導之間的平均誤差在6%以內。經過無縫方管翹曲因子C修正的翹曲缺陷焊點的平均應力強度因子精度為83%說明翹曲因子C能有效地反映翹曲缺陷對焊點平均應力強度因子的影響,有助于預測翹曲缺陷焊點的疲勞壽命。耐腐蝕橋梁無縫方管超聲波探傷缺陷分析及改進措施括冷凍管件密封液氮注入管路液氮出口管路閘閥5a5b流量計6以及溫度傳感器7a7b冷凍管件1采用聚三氟氯制成,可耐受的低溫可達到-℃。


冷凍管件無縫方管1套設在需要封堵的市政管道1上,冷凍管件1具有一液氮進口11和一液氮出口冷凍管件1與需要封堵的市政管道1之間構成有一用于將液氮進口11與液氮出口1連通的液氮注入空腔13密封管b套設在需要封堵的市政管道1上且位于冷凍管件1兩側并與冷凍管件1連接,其用于防止液氮注入時泄漏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密封管b與需要封堵的市政管道1內管面上分別設置有一密封橡膠層1a1b這樣進一步了管件的密封性能。冷凍管件1和密封管b管徑可根據需要封堵的市政管道1管徑改變,管徑適用范圍在DN1-DN1之間。液氮注入管路3一端與冷凍管件1液氮進口11連接,其另一端與液氮供給設備(圖中未示出)液氮出口連接。液氮出口管路4一端與冷凍管件1液氮出口1連接,其另一端與液氮供給設備(圖中未示出)液氮回收進口連接。利用金相、掃描電鏡及金屬原位統計分析等技術研究了某橋梁無縫方管超聲波探傷缺陷區域,無縫方管點焊產生的翹曲缺陷:車身焊接過程中。發現在無縫方管厚度中心區域存在嚴重的帶狀組織,C元素在帶狀組織中分布極不均勻,存在明顯偏析。同時,該區域還存在大量的非金屬夾雜物。結果表明:無縫方管厚度中心區域C元素嚴重偏析及大量非金屬夾雜物的耦合作用是引起無縫方管超聲波探傷不合格的主要原因。TMCP型Q500qENH特厚耐候橋梁無縫方管的工業試制 提出一種低碳微合金MnCuNiCrMo鋼,測試了其過冷奧氏體連續冷卻相變(CCT曲線,分別研究未再結晶區變形量、冷卻速率對其相變行為的影響。使用厚無縫方管坯連鑄(CC無縫方管控軋控冷(TMCP工藝流程,5m寬厚板工業生產線上成功開發出60mm特厚Q500qENH橋梁無縫方管。開發無縫方管的顯微組織為細密粒狀貝氏體(GB+針狀鐵素體(AF+多邊形鐵素體(PF;橫向室溫屈服強度大于560MPa,抗拉強度大于660MPa,伸長率大于20%;Z向面縮率大于76%;-40℃下縱向Charpi沖擊吸收能量(KV2大于170J;零塑性溫度為-85℃。